央广网大庆11月1日消息(记者马俊玮 实习生何瑶 孙佳琦)2019年9月26日,大庆油田发现6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致贺信指出:大庆油田的卓越贡献已经镌刻在伟大祖国的历史丰碑上,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3年恰逢铁人王进喜同志诞辰100周年,作为始终坚持在油田办学的高校,东北石油大学因油而生、因油而兴,经过60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学校将宝贵的大庆精神转化为育人资源,大庆精神办学育人成为学校的育人特色和办学法宝。

东北石油大学校园全景(央广网发 东北石油大学供图)

东北石油大学校长董宏丽介绍,学校将大庆精神融入课堂,以铁人文化节、大庆精神宣讲团、大庆精神育人展馆和原创音乐剧《铁人在非洲》等作为载体,让大庆精神融入学生血脉。

2019年,东北石油大学大庆精神宣讲团成立,这个兼具思政教育和红色文化宣传功能的志愿服务类学生社团通过线上线下宣讲等形式,不断创新大庆精神融入学生日常教育的方式方法,成为学校一张闪亮的名片。

“大一时我对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了解还不够充分,到大二时,我通过不断地背稿、讲馆,学习到了更多有关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知识。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我了解到了铁人勇跳泥浆池制服井喷的故事,他在关键时刻不畏艰难,敢于献身的画面使我深受感动。”大庆精神宣讲团团长于昕回忆起自己在宣讲团的点点滴滴,感触颇深。“现在我大三,马上要离开大庆精神宣讲团,但是‘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依然鼓励着我。我也会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东北石油大学的校训石(央广网发 东北石油大学供图)

今年是东北石油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杨瑞桐在学校求学的第九年,在她看来,大庆精神贯穿在她成长的每个过程。

“课堂中,老师经常讲起大庆精神的案例;实践中,学校多次组织参观铁人王进喜纪念馆,并把油田一线作为学生的实习基地;科研中,学校注重实践创新和科技发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和实践活动,在这种精神熏陶下,我瞄准国家‘双碳’背景,积极投身寒区建筑太阳能光热利用研究中,为国家‘碳中和’‘碳达峰’的目标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杨瑞桐说。

多年来,东北石油大学着力培养具有大庆精神特质的高素质人才,这其中就包括东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程庆超。程庆超从事的方向是提高油气采收率,这也是油田开发工作永恒的主题。

“我做的是面向低渗致密储层这一非常规油藏的提高采收率,非常规油气已经成为我国油气增储上产的战略接替领域,也是增储上产的主力军。我跟随导师及团队重点研究的是压裂驱油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的相关成果已在大庆油田、塔木察格油田进行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开发效果。”程庆超介绍。

东北石油大学师生助力提高我国油气采收率(央广网发 东北石油大学供图)

据了解,我国高含水老油田动用地质储量超过200亿吨,年产油量超过1亿吨,是保障国内原油2亿吨红线的压舱石。如果全国老油田采收率提高1个百分点,就可以多产原油2亿多吨,因此提高采收率工作意义重大。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东北石油大学就在国内较早开展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

东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院长杨二龙告诉记者:“东油人发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历经半个世纪几代人的坚守和不懈努力,与大庆油田科技工作者一道,攻关了油田整体优化、低效循环识别与治理、聚合物驱、三元复合驱、泡沫复合驱、新型聚驱等技术,为大庆油田5000万吨连续稳产27年、4000万吨再稳产12年和3000万吨稳产至今作出了重要贡献,奠定了提高采收率技术国内领先的地位。”

近年来,随着大庆古龙页岩油勘探开发,面对页岩油勘探这个全新领域,东北石油大学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等方面为其提供了强大支撑。2021年,已在澳大利亚页岩油气研究领域取得不凡成绩的潘哲君教授接受了东北石油大学抛来的“橄榄枝”回国发展,主要攻关页岩油的开采。

在潘哲君教授看来,学校多资源协同陆相页岩油绿色开采全国重点实验室存在的最大意义,就是为古龙页岩油的开采提供重要的科学支撑。潘哲君说,争取在3到5年中,能够在古龙页岩油的开采方面取得一定的突破。

办学60多年来,东北石油大学始终秉承“躬耕黑土、加油中国”的深厚情怀,弘扬“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不断为国家建设培养人才,以科技自主创新助力龙江振兴发展。

编辑:庞淼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