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实施五周年之际,佳木斯市郊区司法局将社区矫正、纠纷化解、法治宣传深度融合,开展了系列活动,让法治阳光温暖更多人。

活动现场,郊区司法局工作人员通过悬挂宣传横幅、发放宣传手册、现场讲解的方式,向社区群众详细介绍了社区矫正法的立法背景、主要内容和重要意义。

向居民讲解相关知识(梁薇薇 摄)

“社区矫正不是简单的‘放回家’,而是在法律框架下,通过社会力量帮助矫正对象改过自新。”工作人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居民讲解了社区矫正的适用对象、监管措施以及矫正对象享有的权利和义务,让大家对这一制度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为增强宣传效果,郊区司法局邀请了社区矫正对象家属、社区志愿者和法律顾问共同参与活动。家属代表分享了亲人在社区矫正期间的转变:“通过司法所的帮助,他变得更有责任感了,现在还主动参与社区公益活动。”志愿者讲述了与矫正对象结对帮扶的经历,呼吁更多人以包容的心态接纳他们。

活动现场(梁薇薇 摄)

法律顾问现场解答了居民关于社区矫正、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等方面的法律问题,引导大家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矛盾。活动中,工作人员还向居民发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宣传手册、普法小礼品等,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到社区矫正的监督和支持工作中来,共同营造包容、关爱的社会氛围。

在深入社区宣传的同时,郊区司法局也将普法触角延伸至乡镇地区。工作人员走进长发镇法治文化广场,针对乡镇群众特点,通过室外电子屏、发放宣传手册、发放法治纪念品、解答咨询等方式,接地气讲解依法维权、理性解决矛盾纠纷、《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与农村生活的关联及矫正对象在乡村生产生活中的权利保障与监管要求。

现场解答村民咨询(梁薇薇 摄)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实施五年来,佳木斯郊区司法局始终坚持“监督管理与教育帮扶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开展个性化矫正、心理辅导、就业技能培训等工作,帮助众多矫正对象重新树立生活信心,回归正常生活轨道。

此次系列活动,共发放宣传资料300余份,解决了矛盾咨询7件。(梁薇薇)

编辑:陈显春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