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让高产攻关地号大豆亩产再次突破300公斤。今年,北大荒农业股份友谊分公司不断健全制度、加强科研合作、应用核心技术、与智慧农业相融合等措施,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通过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与农业的牵手“联姻”,不断实现良种良法配套、节本提质增效同步。

粮食要增产, “良法”是关键。在北大荒股份友谊分公司科创中心大屏幕前,技术人员正在整理今年地块画像立体“CT扫描”记录。近年来,北大荒股份友谊分公司不断加强技术集成应用,紧握科技“金钥匙”,采用大豆根瘤菌剂喷施技术、电控精密播种技术、地块画像技术、水肥一体化、赤眼蜂生物防治等先进新技术,使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2024年,友谊分公司大豆扩种后面积达37.01万亩,“良法”推广覆盖集成技术,促使单产提升超3.5%,大豆单产平均每亩提高了10.65公斤。据友谊分公司农业生产部主管于士源介绍,结合去年高产种植经验,实行“12345”高产高效集成技术“金字塔”再升级,包含15项增产增效技术,分别是“一巡、二耕、三播、四施、五控”。以无人机巡田为代表的天空地全周期生产过程监测技术为基础,耕作应用秸秆全量还田技术,施肥方面采用根瘤菌剂喷施技术、有机菌肥替代化肥技术、水肥一体化智能滴灌技术,保障大豆营养供给,在夏管时期采取促控结合技术、赤眼蜂生物防治技术、智能喷雾控制系统、农药减量增效技术达到促生长、防虫防病的目的,确保秋收环节大豆高产。

近年来,北大荒股份友谊分公司在良制实施上不断发力,按照“自愿加入、统一经营、效益共享、风险共担”原则,加快构建以家庭农场为基础、模拟股份制为纽带、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今年,友谊分公司模拟股份制经营模式增加到120户,经营管理的土地规模发展到14万亩,占全场旱田总面积的13.6%,模拟股份制经营下的农业投入品统供率达100%,为企业增效、职工增收夯实基础。“从种到收啥也不用管,一切费用都是公开透明的,等到年底分红就行,我们去年每墒地分了8000多块钱,比我们个人种植增收500多块钱。”友谊分公司第五管理区第二作业站种植户孙德强说。

据北大荒股份友谊分公司第五管理区主任翟立国介绍:“今年,我们管理区农作物种植总面积17.18万亩,其中,开展模拟股份制经营面积达到6.27万亩,农业投入品100%集团化运营,通过集约化规模管理,大豆每亩增收效益15元,整体增效82万元。”

截至目前,模拟股份制经营管理模式共有种植户4506人参与,已有244人完全脱离农业生产,在外地工作,人均年收入3.43万元,另有3047人在本地兼职其他工作,人均年兼职收入1.9万元,增加收入6626万元,取得极大社会效益。(赵子莹 孙婧)

编辑:陈显春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