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佳木斯9月18日消息(记者庞淼 通讯员陈雪婷 陈晨)稻浪飘香,丰收在望。连日来,富锦市的优质稻谷陆续进入腊熟期,风吹稻浪遍地飘香,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腰,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绘就了一幅幅美丽田园“丰”景画。

美丽的稻田画(央广网发 佳木斯市委宣传部供图)

走进富锦市万亩水稻科技示范园,稻香扑鼻而来。“看看今年水稻长得多喜人,趁着这几天天气好,提前做好水稻后期倒伏、病虫害防治措施。”东北水田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春正一脸喜悦地说。

为确保水稻稳产丰收,今年,富锦市农业部门紧抓水稻种植的关键环节,加大技术指导和培训,强化病虫害防治,引导稻农应用新技术、新肥料、新药剂,引进新品种,实现水稻高产、高质、高效栽培,为今年粮食有个好收成奠定了基础。

田间查看水稻(央广网发 佳木斯市委宣传部供图)

富锦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水稻站站长朱岩说:“当前水稻已经进入成熟期,在这关键时期,水稻本田要做好干湿管理,以干为主的管理模式,可以促进水稻根系的生长,避免水稻后期发生倒伏现象,确保水稻的产量,提升水稻品质,走好水稻丰产丰收的‘最后一步’。”

在万亩水稻科技示范园的现代农业信息服务中心,一块LED大屏幕,格外引人注目。通过这个智慧平台,不仅可以看到整个示范基地的全息地图,还可以随时查看田里每个地块的灌溉情况、土壤墒情和作物长势,把各项数据上传到平台的系统中,通过农业大数据分析,为整体农业生产决策做出参考。

现代农业信息服务中心智慧平台(央广网发 佳木斯市委宣传部供图)

富锦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张羽介绍,今年,现代农业信息服务中心针对整个农业生产,从水稻的催芽、育苗,到节水灌溉以及气象信息的监测,做到了全方面覆盖。

近年来,富锦市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持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举措,通过结合全市实际,不断健全完善高标准农田项目在品种推广、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信息化服务等方面的示范引领功能,为推动富锦市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编辑:马俊玮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