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大庆11月17日消息(记者马俊玮 通讯员许丽娜)10月31日,东北石油大学正式开启集中返校工作。晚秋时节,天气渐冷,但对近万名东油学子来说,这是一次充满了无数温暖与感动的返校。

接站服务 挺立一线

“出站时远远就看到东北石油大学接站牌,如果不是这次返校,以前从未觉得学校的名字这么有力、这么安全!”11月1日凌晨,化学化工学院一名返校生乘上直通学校的大巴车后,发出了这样一条朋友圈。

接站是返校工作的第一个环节,200余名教工志愿者积极响应学校号召,迅速成立接站志愿服务组。他们中有“60后”的老党员,也有刚入职的“95后”新教工,面对非庆返校学生存在的疫情防控风险,他们驻守大庆“两站一场”和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迎接同学们回家。

东北石油大学老师在火车站迎接学生返校(央广网发 东北石油大学供图)

地球科学学院老师张永峰是驻守在大庆机场出站口的志愿者。他负责信息登记、查验身份证和大数据行程码,按照台账精准掌握学生到站信息,随时了解航班变动情况,及时对接联系转运车辆。由于学生到机场时间比较分散,张永峰和其他志愿者坚持24小时值守,经常忙得顾不上吃饭和休息,但看到同学们平安回来,他说:“再辛苦也值得!”

一块接站牌,让学生感到安心和感动,而守候在接站一线的教工志愿者,更让学生体会到了学校和老师的有力担当与无私的爱。

东北石油大学老师自愿组成接站队伍(央广网发 东北石油大学供图)

驻守公寓 敢顶能扛

为确保学生生命健康安全,学校在本次返校工作中实施5级网格化管理体系,建立“区长、分区长、楼长、楼层长、宿舍长”管理队伍,全面保障返校学生生命健康安全。900余名辅导员、教工及学生志愿者24小时驻守在各区公寓中,承担起数据掌握、人员管理、服务保障、思想引导等工作。

从学生返校前就一直驻守在厚德11公寓的楼长辛纪元,是石油工程学院一名“95后”辅导员。白天他和志愿者忙着组织核酸采集、发放餐食、清运垃圾、调配物资等,晚上对各项工作进行复盘,总结经验、优化服务。每日接打电话百余个,有时只能睡两三个小时,还要顶着疫情防控风险带来的心理压力,他和所有志愿者一样,最大的心愿就是“用自己全心全意的服务,换来同学们的平安、健康”。

学校老师为学生进行登记(央广网发 东北石油大学供图)

“一层下楼做核酸,6层作准备。”“大家注意间距,保持2米距离。”,清晨,在学校某室外核酸检测点,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学生志愿者团队正在维持核酸检测秩序。在这次返校志愿服务工作中,各学院青年学子纷纷报名参加,统计数据、发放三餐、组织核酸采集,配合老师完成各项任务,同学们有序高效地忙个不停。

电气信息工程学院本科生王闳负责统计学生返校台账,随着全国不同地区疫情防控形势的变化,他不断细心比对数据库信息,认真做好汇总工作,熬夜甚至通宵成了常态,“很荣幸能参与到这次返校工作中来,我在老师和身边的每个人身上都看到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光芒,这次工作让我终身难忘!”

后勤安保 日夜奋战

凌晨4点,天未亮,校园里一片寂静。而此时的第二食堂里灯火明亮,近百名食堂工作人员正忙着为全校师生分装早餐。大家围着工作台分成两组,快速装盒、分箱,动作一气呵成。要保障全校师生吃上一口热乎乎的早饭,后勤人从前半夜便开始忙碌,和面、包包子、烙饼、熬粥,与此同时,一部分工作人员切肉、洗菜,为午餐作准备,“大家加把劲,全力以赴保障师生们好好吃饭!”。

学校后勤人员为学生准备餐食(央广网发 东北石油大学供图)

返校工作开始后,学校后勤管理处立即启动应急状态下饮食保障预案,调试现有设备,统一制定菜谱,并成立采购组、面食加工组、米饭生产组、副食加工组、分餐包装与发放组等,每日制作普通餐、民族餐、加餐和特制餐。后勤人克服人手紧缺、工作量大等困难,全力做好餐饮保障服务。无论是学生回校后的爱心餐包,还是立冬在社交平台刷屏获赞的东油饺子,都是他们默默付出与不辞辛劳的生动注脚。

深夜,保卫巡逻车行驶在校园里,两盏车灯照亮的每一处,都曾无数次留下保卫人的足迹。在封闭管理时期,保卫人始终坚持守住门、管好人,并不舍昼夜对接引导、转运车辆,连续奋战,每天睡眠不足4小时已是工作常态。

在返校过程中,由保卫人组成的引导车队发挥了前哨作用。当学生乘坐的专用大巴抵达学校1号门后,保卫人立即查验身份、清点人数,再将其引导至各区指定地点。得知入校大客车数量增多,24名教工启动11台私家车辆主动参与进来,共接引入校车辆232台次,接引入校学生7000余人,保卫人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的精神,用实际行动筑牢校园安全防线。

除了他们,还有许许多多医护人员在核酸检测中默默坚守,老师们在线上教学之余积极参与送餐服务,干部及教工在保障校园日常运行中各司其职……在全体东油人的共同努力下,本轮返校的学生即将开启正常的校园生活。

编辑:马俊玮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