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哈尔滨9月1日消息(记者马俊玮 通讯员栾兰 杜忠磊)牡丹江市自5月6日在黑龙江省率先启动了以“盛夏夜·牡丹江”为主题的消费促进季系列活动以来,丰富系列活动成功激发了市民的消费热情,“引爆”了城市夜经济的繁荣发展,夜晚“亮”起来、人气“聚”起来、商气“火”起来。截至目前,共开展活动145场、参与商户近800家,拉动销售额约21.7亿元,带动夜间消费市场加速升温升级。
“盛夏夜·牡丹江”活动启动仪式(央广网发 牡丹江市商务局供图)
据了解,年初以来,为了繁荣夜经济,牡丹江市成立全市夜经济工作推进专班,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形成相关市直部门横向配合、市县区纵向联动的“管理+服务”工作格局。成立“夜间志愿服务队”,合力推进环境卫生、应急消防、宣传推介等配套管理,推出升级夜间商圈、鼓励延时经营、减免有关费用等举措,为广大市民营造了安全、放心、舒适的夜间消费环境,组织各县(市)区因地制宜差异化开展系列夜经济活动。
绥芬河市露营烧烤节(央广网发 牡丹江市商务局供图)
为了促进消费,发挥政府消费券对夜间消费撬动作用,牡丹江先后投入政府资金900万元,鼓励商家推出“购物夜”“限时特价”“夜间让利”等主题购物活动,累计拉动消费1.5亿元。发挥商圈消费集聚示范效应,依托江南商圈、太平路核心商圈、西部商圈和北太平路商圈,鼓励商场超市、购物中心等延长营业时间,同步培育一批夜市、路边摊等夜间消费集聚区,“大商圈”结合“小集市”赋予夜间消费新活力。
东安区夜市(央广网发 牡丹江市商务局供图)
对俄沿边开放是牡丹江市最大的比较优势,也是点燃夜间消费的重要引擎。在东一中俄风情街设立俄罗斯商品集市展,划设俄食区、俄百区、中俄烧烤区,形成了购俄货、品俄餐、赏俄歌舞等为主线的“夜经济”消费新场景。餐饮消费是夜间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县市区的活动异彩纷呈。东安区建设了国色天香音乐啤酒广场,打造了“七星美食烧烤不夜街”。爱民区构建了“啤酒+美食+音乐”消费圈,促进夜间消费体验提档升级。文旅等部门将牡丹江市旅游资源、民俗风情、特色文化与夜经济深入融合,给市民带来夜间消费新场景、新业态、新体验。在三道关景区引入雾溪谷夜游项目,运用声、光、电、影等现代科技手段,升级成集主题化、休闲化、科技化于一体的沉浸式主题园区。爱民区打造了以“集市+活动+演出”为特色的学府夜市,成为牡丹江市最大的沉浸式演艺网红打卡地,累计接待游客超12万人次。
在夜经济的带动下,今年前7个月,牡丹江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位列黑龙江省首位;牡丹江市餐饮收入24.2亿元、同比增长18.4%。上半年,牡丹江市电子商务网络零售额实现25.7亿元、总量位列黑龙江省第三,同比增长30.7%、增速位列黑龙江省第二。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