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理论+”进基层 “宣讲+”入人心

一回到村里,王明文就召集了在家的村“两委”成员和种地大户,研究起整村土地流转的方案来。在参加了七星镇举办的乡村振兴主题培训班,王明文进一步深入学习了党的二十大精神,了解了今年新出台的“一号文件”之后,作为村党支部书记的他对乡村振兴的发展方向更加明晰,对带领农民致富也更有了信心。

“我要好好学习,争做民族复兴的参与者,不做旁观人!”育人小学的“开学第一课”上,五年级学生陈梓宣在聆听了《让青春在奉献祖国和人民的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为主题的宣讲之后,悄然在新课本上写下了心中的誓言。

这是宝山区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进机关、进企业、进乡村、进学校、进社区”的片段,也是双鸭山市通过开展系列“理论+”“宣讲+”活动,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见效的缩影。

“理论+政策+文化+文艺+技术+实操+宣讲”……今年,双鸭山市创新“理论+”“宣讲+”等模式,突出政治性、创新性、实效性,在扎实开展好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的同时,做好理论宣讲大众化普及,为实现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理论支持和思想保证。

春节过后,紧紧围绕市委全会提出的“全力建设‘四个现代化’、积极打造‘两个新高地’、着力优化‘两个环境’、精准聚焦‘六个锻造’”目标任务,全市上下以深化能力作风建设“工作落实年”和“三航行动”再出发活动为契机,结合实际,持续广泛开展“宣讲+”进基层活动,不仅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科学技术广泛深入送到身边群众中去,而且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助推各项工作提质增效。

层级组建基层宣讲队伍,分领域分行业广泛开展宣讲。干部宣讲队、师生宣讲队、青年宣讲队、巾帼宣讲队、职工宣讲队等特色宣讲队伍,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深入场矿车间田间地头,形式多样的“理论+”“宣讲+”在全市构建起上下联动、纵横交织的大宣讲工作格局。

强化思想引领,凝聚发展合力。接地气、有灵气、增底气、有人气,理论学习和灵活宣讲同基层群众的生动实践结合起来,打通理论宣讲向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并在基层单位形成以“开局就要争先,起步就要冲刺”的拼搏精神和一往无前的工作姿态,在破局中开局、在破题中解题。

在新安街道办事处,宣讲小分队以职工群众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为标准,强化宣讲实效。同时,街道办还与辖区企业联合举办党的二十大精神知识竞赛,通过双人赛、多人赛及好友赛等多种竞赛模式,帮助参与者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党章等内容。

基层宣讲员还利用辖区社区“爱心驿站”,与社区网格员、环卫工人、快递人员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共同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并持续更新相关学习资料,将“爱心驿站”打造成学习宣讲的“微阵地”“充电站”。

七星镇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融入到每一项工作中。每一期乡村振兴主题培训班除了传授农业生产技术外,还邀请市委讲师团讲师就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行专题授课,让党的方针政策温润千家万户。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讲堂宣讲、板凳宣讲、田间宣讲……让“理论+宣讲”动起来、热起来、活起来,确保“讲清”“讲透”百姓话,使群众能理解、能接受,让党的二十大精神走深走实、入脑入心,进一步凝聚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共识,激发干事创业的磅礴伟力。(双鸭山日报记者杨军 杨昕宇)

编辑:庞淼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