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3月21日消息(记者乔仁慧 黑龙江台记者王雪)在位于北京的中国农业博物馆陈列重要展品“告别田赋鼎”,是取消农业税的标志性纪念物。2006年1月1日,是中国农业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从这天起,绵延了2600多年的农业税宣告终结,不仅扭转了长期以来农民负担过重的局面,同时也意味着我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进程的提速。为了表达亿万农民喜悦之情,河北灵寿县农民王三妮用一年零八个月时间自筹资金铸造了这尊青铜鼎。

  王三妮:过去这个鼎都是记述国家大事的。党和政府为农民免了农业税,对农民有恩,我想把它记述下来,这是农民告别了田赋,让我们的子孙后代永远记住这件事儿。感觉到种地有甜头,心里痛快心里高兴。

  中国农业博物馆讲解员朱一鸣:自古以来,在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鼎就有着特殊的含义。王三妮铸造的这尊“告别田赋鼎”,高99厘米,直径82厘米,重252千克,鼎的腹部刻有560字的《告别田赋鼎》铭文。铭文是这样写的“我是农民的儿子,祖上几代耕织辈辈纳税。今朝告别了田赋,我要代表农民铸鼎刻铭,告知后人,万代歌颂永世不忘。”鼎的腹部下面刻有精美的巨龙、瑞兽、祥云等图案,寓意国泰民安、社会和谐。从庄稼院走进博物馆的“告别田赋鼎”,印证着中国农民告别田赋的历史时刻。

 

  农业税的取消,给亿万农民带来了看得见的物质利益,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又一次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广东河源市龙川县通衢镇华城村张军伟:我们农民积极性也提高了,所以稻谷丰收,生活水准也提高了,每家都盖起了一二层水泥楼。

  河北邯郸涉县张富堂:不但不交税国家还向农民补贴,补贴了粮补和种子补,老百姓感到心里说不出来的言语。

  时任黑龙江省财政厅农业税征收管理局局长、省农村税费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陈大光:免征农业税并非一免了之,黑龙江省比改革前农村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都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图片来源:中国农业博物馆)

 

  继取消农业税后,国家又出台种粮农民补贴、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惠农政策,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如今,脱贫攻坚圆满收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扬帆起航,广袤的大地正在奋力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农”新篇章。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饶河县镇北村潘立仁:种了27年地了,每年都种900来亩地,今年我打算大面积种植玉米,有一小部分需要调茬的打算种大豆,现在国家政策好,种啥都挣钱,坚定了我种植的信心。

  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木厂镇姜圩村的朱云飞:中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支持发展优质专用小麦和水稻生产,在推动我们革命老区发展的同时也增强了我们种粮大户的信心,我要多种粮,种好粮,让大家吃上放心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