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鸡西4月29日消息(记者马俊玮)近日,“红色印记——讲述龙江百年党史故事”主题调研采访团来到鸡西市鸡东县哈达河红色历史陈列馆。
  哈达河拥有着厚重的红色文化资源,是鸡西地区早期县委机关所在地、哈达河反日总会成立地、抗日游击队成立地、抗日同盟军第四军成立地、土地改革模范地、红灯记故事的发生地。
  走进陈列馆,映入眼帘的是抗联第四军发展史和最早党组织的建立。
  哈达河红色历史陈列馆讲解员王政阁介绍,1932年2月8日王德林在汪清县小城子召开抗日誓师大会,成立中国国民救国军,王德林任总司令,任命共产党员李延禄为总参谋长。哈达河见证了东北抗日救国游击军、东北抗日人民革命军、东北抗日同盟军第四军、东北抗日联军第四军四个时期的发展历程,其中抗日同盟军第四军就是在鸡东地区建立的,在这里,抗日同盟军第四军与日伪军作战近百起,有力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1936年3月15日,东北抗日同盟军第四军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四军,李延平为代军长,东北抗日联军第四军被正式命名。
  “1934年冬,杨岗沟密营的党员和抗联战士在随四军转移时,他们把8名朝鲜族孩子交给密山反日会员抚养。其中就包括抗联战士金汉植的儿子以及‘八女投江’中被服厂厂长安顺福的孩子,在反日会员娄景玉、娄景明抚养期向,日军派人软硬兼施,他们一家人闭口不吐实情,将自己5岁的儿子交出去,保全了烈士遗孤。”鸡西市地域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马光普说。
  据悉,八大样板戏之一的《红灯记》中李玉和的原型就是当时在鸡东地区的地下交通员张玉和。鸡东为《红灯记》的创作提供了历史背景和红色土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