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哈尔滨8月6日消息(记者马俊玮 通讯员刘德才 孙浩)初次在铁路线上见到正在作业的张芝豪,怎么也没能把他和“研究生”联系在一起,因为他的脸太黑了,是那种长时间日晒后蜕变出的“黑又亮”。但他却说,就喜欢这个肤色,因为这样才更像是一个铁路工务人!

日复一日作业被晒黑的张芝豪(央广网发 哈铁 供图)

大连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的张芝豪,2021年8月份来到齐齐哈尔工务段,走上了齐齐哈尔线路车间线路工岗位。

从梦想在办公室内操控计算机搞设计的白领,到现实中在一线挥叉舞镐的蓝领线路工,张芝豪的适应期仅一个多月。刚刚通过入路教育和岗前培训,张芝豪就跟着师傅们上线路干活了。

“刚来时以为自己啥都懂,上了线路才知道啥都不会。”一直在书本上学习铁路知识的张芝豪,发现自己真的是“铁路小白”,不管是线路维修俗语,还是各种维修工具的使用,自己通通是外行。

看到师傅们熟练地用道尺检测线路,计算调整数值,操控内燃扳手、起拨道器和捣镐,不断拨移、调整线路高低和捣固碴石,线路变得平顺稳实,小张的内心也变得平稳了。他说,自己有太多的东西要学,现场是自己最好的课堂。

秋去冬来,小张蜕去了学生相,作业服不离身,皮肤变黑了,身体有力量了,每周都参加的夜间“天窗”作业,让他的脸更有棱角了。

张芝豪在作业现场(央广网发 哈铁 供图)

近年来,哈尔滨局集团公司不断强化青年人才培养,强调让年轻人在一线快速磨炼成长。齐齐哈尔工务段也出台了青年人才培养实施方案,并分批组织优秀年轻人到更偏远艰苦地区磨练培训。今年三月初,这个段首批13名优秀青年来到滨洲干线的博林支线培训,张芝豪名列其中。

博林支线位于大兴安岭深处,有42.5‰的全国铁路最大坡道,线路基础薄弱,冻害频发。

三月初,南方省份已春暖花开,这里仍是冰天雪地。每天早晨7时30分,张芝豪就和伙伴们登上了工程车上道作业。寒风让他们裹紧了脖套和棉衣,但老师傅们手把手示范各种工具的使用,趴在钢轨上悉心指导看线路水平,让他们深受感动,工作热情一下子高涨起来。

张芝豪趴在钢轨上进行作业(央广网发 哈铁 供图)

“如果不到这些关键岗位体验学习,几年之内我们也学不到那么多东西!”张芝豪说,一线岗位的工作经历,让他更真实地了解铁路,也感觉到自己在铁路上扎下了根。

张芝豪硕士研究方向是交通安全和应急管理,毕业论文写的是“隧道火灾治理”,是中国高铁的飞速发展,吸引他投身到铁路行业。而到了博林支线,他也看到了我国铁路还有许多薄弱的地方,还需要更多的人踏踏实实地工作,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智慧提升线路的技术含量和安全保障能力。

“我们只有在一线积累足够多的经验,才能提升管理能力,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成为复合型人材。高铁时代,我们必须做好多方面能力的储备。”盛夏来临,这个每天在铁道线上挥汗如雨的黑小伙儿,已笃定地找到了努力的方向。

编辑:庞淼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